首页 > 天大新闻 > 正文
我校博士后聂根阔入选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全国十大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2-01-19    

本站讯(人事处供稿)为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自2016年起推出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每年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为进一步树立博士后创新典范,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开展了2021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十大创新成果遴选工作,经单位推荐,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82家设站单位的博新人员提交了270个成果,其中高水平论文234项、奖励25项、专利2项、其它9项。经专家评审,遴选出了全国十大创新成果。其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聂根阔成功入选。

聂根阔,女,2018年1月进入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其合作导师为张香文和邹吉军教授,主要从事高密度碳氢燃料的研究工作,2018年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0年9月博士后出站。聂根阔用纤维素氢解产物5-甲基糠醛为原料通过五步法再现了经典石油基高密度喷气燃料RJ-4以及合成出比RJ-4性能更好的甲基环戊二烯二聚体和三聚体混合燃料,密度高、热稳定性好,甚至好于经典石油基燃料JP-10及JP-7。相应结果发表在Green Chem. 22(2020)7765,开创了由纤维素合成RJ-4类高性能喷气燃料的成功案例,也丰富了高密度燃料种类。所研究的纤维素基高密度燃料合成属于采用低碳方式增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方法。

天津大学是我国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自1985年以来先后获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学校所有一级学科博士点。近年来,学校出台了《天津大学全职博士后队伍建设综合改革实施办法》,大力加强博士后队伍建设,全面支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2021年,学校联合天津市人社局面向全球发布了博士后招聘公告。一方面,学校全职博士后招收人数稳步增加,全年入站人数首次超过100人。另一方面,博士后招收质量明显提升。在目前我校博士后总量相对还比较小的情况下,人事处从打磨申报材料、辅导答辩等环节着手,加强培训,精心组织,2021年博士后基金共计71人获得资助,各类国家博士后人才计划合计入选21人。尤其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1年12月18-20日举办的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在站博士后获得3金3银的好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位。

为吸引优秀博士毕业生依托天津大学申报“博新计划”,学校将入选者纳入我校A类博士后支持。除享受国家资助外,学校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津贴及单位部分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约5万元);国家资助两年期满,博士后经考核优秀,若继续在站工作,第三年给予与前两年同等薪酬支持;可租住学校青年教师公寓;出站可申请评聘学校的英才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岗位;子女享受优质附属中小幼教育资源。该计划实施以来,我校共有19位优秀博士后入选。2022年“博新计划”申报通知发布在即,诚邀校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积极申报,同时请各个课题组和教授们积极推荐人选,人事处博管办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

(编辑 刘晓艳 郭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