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青年报:京津冀专家共同探讨:DNA存储技术如何加快走进寻常人家

发布日期:2023-05-05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天津4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赵晖)科学家已经可以把海量信息存到小小的DNA上,让超大容量、超长时间的信息存储成为现实。如何让这项技术更快地走进寻常人家?4月29日,在天津市武清区召开的2023年京津冀DNA存储前沿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副校长元英进表示,当前全球数字信息爆炸式增长,对数据存储带来极大的挑战。DNA存储被视为极具潜力的存储技术,应加快布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这是我国DNA信息存储领域研讨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来自政府、产业、学术、投资各界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中国DNA信息存储技术的最新进展、发展未来和产业应用。元英进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欧阳颀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顾问委员会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张玉奎、杨焕明、张洪杰、谭蔚泓和樊春海多名院士组成。

DNA信息存储技术是将数字信息存储在特定序列的DNA分子中,由于其高存储密度与低能耗保存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存储技术,更是应对数据存储增长挑战的新机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DNA存储作为前沿研究领域要加快布局。

本次研讨会共有主旨报告和邀请报告14个,主题涉及了DNA信息存储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关键装备以及产业化尝试等。两场圆桌会议,深入讨论了技术和装备发展在DNA存储产业形成中的推动作用和当前的不足。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天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合成生物研究的高校之一,已经在DNA信息的“硬盘存储模式”“光盘存储模式”取得了技术突破。2022年,天津大学进一步利用DNA信息存储技术实现了人类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结合DNA存储创新算法,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超过千年、在9.4℃下可保存2万年。天津大学还承担了DNA信息存储相关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科研任务。目前天津大学DNA存储领域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特聘教授等一批高端人才,积极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着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天津市武清区近年来围绕信创产业发展,大力引进产业龙头,开放应用场景。目前拥有华为-安擎昇腾适配中心、紫光、浪潮、万里红、安擎计算机、淳中科技等10余家信创企业,领域遍布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基础硬件等环节,并与工信部电子五所、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天津市工信局信息技术发展处等信创产业头部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为以DNA存储技术为核心的新产业赛道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次研讨会由天津市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学前沿研究院、天津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和天津大学教育部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联合承办,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天津大学浙江校友会校友之家(浙江天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协办,力图为政产学研投各界打造交流平台。

中国青年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3-04/29/content_VY0y3XTl.html?gid=2V1Qqd1E

(编辑 刘延俊 王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