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大新闻 > 正文
“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项目式课程《设计与建造》举行结课答辩
发布时间:2020-01-14    

1月7日和10日,天津大学首个新工科人才培养校级平台——“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的项目式课程之一《设计与建造》迎来结课项目答辩。来自“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的大一同学们分为二十五组,以团队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成果。

经过早期的任务分工、项目组织与过程管理,以及后期对小车需求、功能、结构的分析与不断调试,所有组的小车都已具备完整的实际功能。本次课程分为实物演示、项目答辩和课程报告三个部分。实物演示的环节给我们展示的是小车的自动寻迹和自动投放货物的过程。小车通过实物零件和部分3D打印材料进行外部拼装,采用的核心零件是红外传感器、驱动模块、驱动电机和投放电机。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会传输到arduino控制中心,从而实现小车的转弯功能。驱动与投放电机则负责前进动力和投放装置的操控。

项目答辩中,每组同学分别从设计小车的历程、小车的具体结构和功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个人的主要贡献进行了叙述。虽然每个小组要实现的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无论代码的编写还是过程的设计,都可以看到不同组的巧思与用心。就投放的设计来说,一班二组采用了连杆结构,利用推杆将物品进行投放。一班三组采用了圆盘结构,利用圆盘的转动实现投放。而根据不同小车的构造与性能,各个小组进行了参数的调配以改善他们小车平衡性与稳定性。

作为“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平台的第一门项目课,《设计与建造》改变传统“教与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课程通过打破课程边界、重塑知识点,实现专业知识融合贯通;以项目制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工程思维。

智能一班的姚浩榕说:“这门课程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SolidWorks的使用给我的感受是精准与严密。一毫厘的差池都可能导致整个制作的失败。就像我们在小车制作过程中一样,必须做到精确无误,才能使整辆小车运作起来,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严谨认真、不投机取巧的态度去对待它。这门课也锻炼了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将设想付诸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多次的尝试与打磨,才有可能收获成功。”(编辑 焦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