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主页 | 办公网 联系我们
...
天津大学党建网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记天津大学教授王雪青

时间:2017-03-10

                                           


  王雪青,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工程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建造师学会特许建造师(MCIOB),住建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和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专家,《工程管理学报》、《建造师》等期刊编委。

  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她始终秉承天津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致力于以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师德高尚,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荣形象,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998年,获“天津大学十佳青年教师”;

  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2005年,获“第九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7年,所担任系主任的“工程管理专业”入选首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全国仅2所);

  2008年,所负责“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2009年,所负责教学团队被授予“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她被授予“天津市优秀教师”;

  2010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

  (一)爱校爱生,二十余年倾情育人

  “学生是教师最大的事业”——王雪青教授用自己的行动来阐释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她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莘莘学子的深厚感情转化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作为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对于母校她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天津大学十佳青年教师”,在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同时,她还利用各种渠道引导企业捐资助学,先后吸纳安信、顺驰等企业在校设立奖学金,金额达二百万元。作为一种习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她多次慷慨解囊或为学生寻找助学机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习困难、生活困难、职业选择苦难……寻求王老师的帮助成为大家自觉地选择,她更是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工程管理是一个与钢筋、水泥、混凝土联系在一起的行业,作为女性的成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努力。在奥林匹克建设场馆建设工地、上海世博会场馆建设工地、阿尔及利亚国际工程工地……,她忙碌的身影一边在提供咨询服务,另一边在收集教学案例。

  虽然有着繁重的导师任务,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和进修教师,但她二十余年始终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本科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她始终坚持的观点,丰富的授课经验使得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熏陶融为一体,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勤奋”、“敬业”与“优秀”。在历次的学生教学评价中,她的成绩全是“优”,她所讲授的“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先后被评为“天津大学精品课程”、“天津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所负责的“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010年,她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建设经济与管理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高水平的教学需要高水平的教材。她多年积淀,主编了十多本专业教材,均在业界影响深远。所主编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教材被列为国家“九五”重点图书,是我国第一本将PMBOK知识体系应用于国际工程的著作,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所主编的《工程估价》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印数达3万余册;主编的《建设工程投资控制》教材(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和《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教材(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考试教材)年发行量均为十万册;主编的全国一级、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建设工程经济》和《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年发行量近四十万册,为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立足专业优势,服务行业发展,屡获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领导肯定

  王雪青教授目前兼任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业协会理事,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项目管理指导委员会专家,天津基本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工程管理学报》、《建筑经济》、《建造师》等期刊编委,作为高校专家,在积极进行行业服务的同时,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了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5项,横向课题8项,累计科研经费近200万元,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深厚的科研功底奠定了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服务国家的过程中也极大的提升了天津大学的社会知名度。

  国家标准规范是行业行为的准则,是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王雪青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了《建设工程咨询服务分类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总承包规范》、《建设工程分类标准》等国家规范的制定工作,彰显了学术研究的价值。同时,她执笔或参与了《建筑法》、《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信息管理办法》等行业法规的修订工作。

  执业资格制度是我国建设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王雪青教授先后参与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设备监理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等全国执业资格考试的大纲审定、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和考试命题等工作。十多年来,她每年均担任“监理工程师”、“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相应科目的命题组组长,专业水平高,工作细致入微。她多次说:“承担考试教材编写、考试命题等工作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天津大学办学水平的认可,我们的工作情况直接代表了学校的形象”。她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得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天津大学不愧为国家重点大学,能够承担重要工作任务。

  天津大学也相应成为上述多种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为学校创造了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强化专业建设,引领中国工程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97年以来,王雪青教授一直担任工程管理系主任、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她深刻体会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强烈需求,在全球视野下把握工程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比肩国际一流大学,注重质量,强化特色,使天津大学的工程管理教育始终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引领了我国工程管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01年以来,天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连续7年在大学专业排名中名列第一;2002年,工程管理专业被列入“天津大学8个示范专业”重点进行建设;2001与2006年,工程管理专业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建设部组织的专业评;2002年,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与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学会(CIOB)实现互认;2007年,工程管理专业被授予教育部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全国仅天津大学与清华大学入选);2008年,工程管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通过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认证。2009年,“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及实践”获天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工程管理系课程及教材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2门,天津市教学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本,建设部“十一五”规划教材6本,近5年出版或翻译各类教材专著近30本。通过与北京广联达公司、上海普华公司等联合开发,建设了一流的工程管理案例库及仿真实验室。

  为培养出一批工程管理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她的带领下,天津大学探索出了“2+1+1+1+1+N”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2”指工程管理专业创建的两个学术性社团:天津大学项目管理学会、天津大学CIOB学生中心,成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舞台。一个学生志愿建设的中国第一个纯学术性国际工程管理网站网站——国际工程管理学术研究网站,建设六年来,成为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平台。一个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自己创意、自己组稿或撰稿、自己编辑、自己印刷、自己在国内外利用网络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项目管理纵横》,多年的坚持不仅训练了学生们的科研意识,更催生出英国伊丽莎白二世珠比利奖学金、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硕果累累。一个全国性的大学生学术论坛——全国大学生工程管理学术论坛,至今已举办2届,吸引了海内外高校的工程管理学子参加,盛况空前。一场专业学生自导、自演的晚会—年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晚会,在轻歌曼舞中不仅折射出学生的多才多艺和全面发展,更渲染了对母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深沉感激之情。“N”是指每年举办的数十场高水平学术讲座,演讲者不乏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合同委员会主任等国际学术大腕。在着力培育并传承“追求卓越,敬业奉献”专业文化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专业在网上被誉为“学生满意度最高的专业”。

  在工程管理专业所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她通宵不眠撰写专业评估报告的身影,是她四处奔波调研兄弟院校的努力,更是她在全国300余所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上主题报告时的侃侃而谈。

  (四)乐观向上,奋战病魔坚持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由于工作突出,王雪青教授多次被评为“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天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大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但长期的高强度工作,积劳成疾,王雪青教授不幸身患癌症。当病症在天津肿瘤医院确诊之后,她并没有被病魔击倒。为了让所指导的2名博士生安心完成论文,她在第一时间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坚持参加完所指导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并且妥善安排了系里面的各项工作之后,安心入院,在“十一”长假期间进行了手术。手术之后,她保持了乐观的心态,一边顽强的同疾病作斗争,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但她始终牵的是自己的学生和工作,在医院病床上,在自己家中,在治疗间隙,她仍在指导学生论文,或在修改教材书稿,仍然牵挂着即将到来的建设部专业评估、即将召开的国际会议、来访的各地学者等。当别人都劝她好好休息时,她笑着说:“习惯了”!